星期五, 5月 04, 2007

永不癒合的傷口

今天網路上有一則新聞,[李昌鈺翻案 被害家屬不平], 光看網路新聞就覺得不舒服; 回到家從電視中見到被害家屬對著鏡頭說 [我這兩天都夢到弟弟來拖夢…]. 嫌惡的感覺更強烈了. 為什麼我們對於受害家屬應有的基本同情竟變得吝於給與?

前些時候飛碟早餐有兩次批評白冰冰女士, 一次是白女士在媒體面前感謝林東亮當年幫助她籌贖金, 飛碟早餐提醒白女士, [一般市井小民能請的動林東亮幫忙嗎?] 白曉燕往生正好 10 個年頭, 白女士無法走出喪女之痛, 這個我們自然了解; 但幾年來每次白女士在鏡頭前批評社會對罪犯的扭曲報導, 卻似乎沒能得到大多數人的共鳴. 我不想浪費筆墨談她, 改說說別件事. 陸正的父親反對減刑, 減刑這件事, 記者一開始沒先弄清楚是微罪減刑, 訪問了幾位反對立場鮮明的受害家屬, 誤導更挑起了不該有的廉價情緒, 偏偏民進黨不善於包裝政策, 好好一個減刑被媒體跟一些不懂法律的人弄的庸俗不堪.

回到正題, 蘇建和案, 常久以來飽受眾多人權組織質疑, 越有人挑戰檢調; 越有人挑戰法官, 越是引發被害家屬不平. 被害家屬質疑李昌鈺在法庭上的申論是推測, 但他們有沒有想過當年的判決書難道不也是充滿了推論? 整個翻案難道不也是在釐清真相追查真兇? 為什麼受害家屬非要置蘇建和於死地不可? 為什麼我們的法院非得要做出死刑定讞的判決這個案子才能結案?

如果被害家屬就是認定蘇建和三人涉案; 難道法院就非得要抓著靶去追被害家屬射出來的箭? 被害家屬質疑李昌鈺收了錢出庭作證; 質疑李昌鈺為什麼出庭前沒見過被害家屬. 我完全看不懂這個邏輯, 也不知道為什麼無罪推定的法理, 當初竟不被審判長採用. 罪證不足就必須無罪釋放, 這不是現代社會的基本邏輯嗎? 檢調罪證蒐集草率, 法院是不是只能將錯就錯, 配合演出?

報復原本就是古老中國社會的陋習, 講報復過於負面, 讓我們只談報這個字, 因為報, 讓我們人跟人之間的情感變得不夠真誠, 因為我們的付出是期望他人回報的; 我們行善不是出於自願, 因為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; 我們的孝順不是自然的人性, 因為有人要把它說成孝道, 說成反哺; 我們的信仰是帶功利的交換, 因為香火頂盛的廟一定會是有求必應. 下班時走在騎樓下, 商家的雜物堆滿了走道, 這種掠奪的習性, 法律治不了他們, 一但失火, 他們自己如何逃生呢? 我們只好鄉愿地詛咒來自我安慰, 這也是報.

因為報讓我們的文化永遠少了一點輕快的愉悅. 讓我們不知道該如何原諒別人, 讓我們不知道如何面對生命中的橫流. 像電影中霍元甲遭到喪母喪女的慘烈報復, 只能選擇先遠離傷心地. 這就是報的困境. 報復是我們文化上永不癒合的傷口.

3 Comments:

At 5:26 下午, 5月 08, 2007, Blogger Rudolph said...

"掠奪的習性"
說得真是好....
記者給人的感覺很像是非洲草原上的鬣狗

 
At 5:51 下午, 5月 09, 2007, Blogger Pablo said...

Adolph, 這篇終於寫完了, 你上次太早 comment 了, 誤導你了.

 
At 11:07 上午, 5月 17, 2007, Blogger Rudolph said...

其實我有猜到後面的內容是這樣的~~
:D

我們的文化重視報復多於預防
然而犯罪心理學裡面
在犯罪後的最短時間內給予懲罰
比慢慢的審理完再判重罪
還有要更好的預防再犯效果

 

張貼留言

<< Home